国债收益率是最基础的利率,是一国货币利率的基准,几乎是无风险利率。
年底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有明显的下调吗?估计比较难。
管理层正欲建立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国际原油期货,处于保汇率的时期,央行投放自然是畏首畏尾,不敢彻底拧开阀门,就带来资金紧张,利率上行。
自从国庆节之后,国债收益率开始不断上涨,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写本篇文章的时候上升到了3.9%附近。
国债收益率是最基础的利率,是一国货币利率的基准,几乎是无风险利率。国债收益率的上涨和几个因素有关:
第一,美联储上月已经开始缩表,预计今年还将加息一次,预计明年还将加息三次,这都将推升美国国债收益率。从短期来看,美联储今年再次加息0.25%的几率已经达到了100%,未来将在美债收益率上有所反应,这自然会影响到中美国债的利差,直接推动中国国债收益率。9月,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在3.632%,现在位于3.9%附近,一个月的时间涨幅约0.26%,这与美联储今年再次加息0.25%的幅度相当,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反应。
那么,年底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有明显的下调吗?估计比较难,因为上涨的幅度与美联储年底前进行一次加息的幅度0.25%相近,同时,美联储还在继续缩表,意味着美债收益率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动力,此时,中国国债收益率就很难下跌。如果央行使用大量放水的手段打压国债收益率,就可能带来货币贬值,这不利于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创立,同时,明年美联储还会再次加息,很容易形成人民币连续贬值的预期。2015年—2016年,人民币连续贬值,央行逆转人民币贬值预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那就是加强了资本管制,人民币中间价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,这无论对于资本流入还是国际化,都产生了某些负面作用。而人民币一旦再次形成贬值的预期,将比2015-2016年更严重,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。所以,央行不具备通过放水大幅打压国债收益率的条件。
第二,虽然今年以来通胀数据一直低于2%,但普遍预计明年通胀将上升到2%以上,甚至达到2.5%,此时央行继续放水,无疑将进一步助推通胀,当通胀开始向上加速的时候,央行只能惊慌失措地加息,这对央行不利。
按我个人的判断,国内的通胀已经在起步,推动力主要在于原油的涨势,虽然涨势会相对温和。
第三,央行不是不努力,是经济模式使然。比如:到10月21日当周,央行净投放5600亿元;到10月28日当周,央行净投放3900亿元。央行心知每到年底,由于机构集中结算的原因,都会导致资金紧张,在竭尽全力为市场提供流动性。但对于政府主导的投资型经济体来说,由于为了保经济增长,有些项目就会疏于严密的论证,当不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时,资金就沉淀了。
未来,如果继续采用通过基本建设投资保经济增长的模式,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饱和、过剩,投资效率就会不断下降,就会需要更大量的资金,所以,中央提出要进行增长方式的转型,这是必须的。否则,随着央行投放规模越来越大,人民币汇率就无法保证。